你有遇過一些人,很容易就會生氣。只要你稍微批評他,或是給予他意見,他就會立馬怒火中燒,覺得你在否定他的存在和努力。這些人甚至會出現雙重標準的情況,認為自己取笑別人並沒有錯,但卻堅決不允許別人開自己的玩笑。網路上近年出現了一個用語:玻璃心,用以形容這種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雖然這些玻璃心的人所作所為令人感到非常厭惡,可是你願意花數分鐘時間了解玻璃心出現的原因嗎?
玻璃心成因
1. ## 父母過度寵溺
部分出現玻璃心情況的人是源於在成長期間,父母及周遭的人一直都給予他們極高的評價,總是不停讚賞及吹捧他們,甚少因為行為上的不當而遭到糾正或責罵。在父母的過度寵溺縱容的情況下,會導致孩孩子的自我定位越來越高,漸漸造成錯誤的自我認知。所以當別人稍微否定他們的時候,他們會難以認同,甚至出現惱羞成怒的現象。
2. 缺乏父母認同
除了過分寵溺外,太多的責罵與批評,都會培養出玻璃心的孩子。因為小朋友的自我認同感與自信心都是從小時候開始培養,倘若父母在小朋友兒時甚少給予認同,父母不斷的否定會導致小朋友長大後都會出現自我否定的現象,他們會出現長期自信心低落的情況。每每遇到別人的評價,他們都總會選擇內部歸因,而非外部歸因。他們總會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源於自己的能力不足,一切問題都是因自己而起。
美國心理治療師 Leslie Becker-Phelps 曾經說過:「堅強或脆弱並非天生不變的條件。我們的心理具有韌性,就像身體肌肉一樣可以鍛鍊。」不如現在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玻璃心的4大解決方法吧!
玻璃心4大解決方法
1. 承認情緒的存在
當別人問到你是不是生氣呀?或者問你是不是不開心呀?很多人下意識總會選擇否認,否定自己出現壞情緒。然而其實並不是每一次出現壞情緒都是不應該的事,我們要選擇承認情緒的存在,不斷的否認,只會為自己的身心靈帶來負面影響。
2. 探索隱藏的情緒
心理治療師 Leslie Becker-Phelps曾經提出,其實人類最多只能感受強度最高的1-2種情緒。然而人的情緒是一樣非常複雜的東西,每一刻都可能存在著超過1-2種的情緒。所以要解決玻璃心問題,就要嘗試多傾聽內心的感受,找出被埋藏的情緒,並且嘗試及認同每一種情緒的存在與出現。
3. 了解壞情緒的誘因
南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 Darby Saxbe 指出,激發人們負面情緒的往往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周遭人事物作出的反應。所以,若果要解決玻璃心問題,就當然要找出誘發玻璃心及負面情緒的原因!嘗試從根源開始了解情緒的由來,並嘗試適應與接納當下的情景
4. 認可適量壞情緒的出現
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通常會認為負面情緒是不應該存在的,並且會嘗試迅速將負面情緒處理掉。其實適量的負面情緒是可以存在的,我們需要認可適量負面情緒的存在與出現。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應該要安撫自己,對自己的感受表示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