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你來到市集,遇到兩個在推銷著一模一樣的香薰精油商品,你會怎麼選呢?
A店員的做法: A店員這樣跟你說:小姐我們這個香薰精油含有鎮靜與解壓作用,要不我給你試試用看? 等你試完後,A店員續說:小姐現在我們這個精油售價為$99,你有需要的話可以買回家用喔!
B店員的做法: 而B店員卻沒有邀請你試用產品,而是直接叫你買:小姐現在我們這個精油售價為$99,你有需要的話可以買回家用喔!
你會比較傾向跟哪個店員買精油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向A店員購買精油吧!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試過,當別人給你一個小請求,你完成小請求後,當他讓你完成一個更大的請求時,你內心會不自覺地促使你去答應這個大請求。你知道為什麼嗎?
不敗推銷手法=登門檻效應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不敗推銷手法,而這個手法其實就是源自於社會心理學家Freedman於1996年所提出的登門檻效應。
何謂登門檻效應?
所謂的登門檻效應就是說,人的內心多數追求和諧平衡,所以當人們答應了小請求後,為了保持一致的行為與認知,內心會促使他們答應更大的請求。
這個原理就簡單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更傾向跟A買精油,為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那麼容易就被人家誘導答應一個更大的請求了!一切就是源於登門檻效應裡面所說的,人類心理習慣,希望保持一致平衡。
登門檻效應實驗分享:
Freedman於1996年與一眾學生分別在2個社區進行實驗。實驗當中,他們邀請A社區的居民在花園裡豎立一個大大的標語牌,而牌上寫著安全駕駛。結果他們遭到大部分的居民反對,只有17%的居民答應請求。
Freedman與學生又找來B社區的一批居民,但是這次他們先邀請居民簽署安全駕駛意願書,源於簽名這個請求只是一個小請求,所以沒什麼居民反對。然後,再過了幾個星期,研究人員再次找到同一批居民,而這次他們邀請居民在花園立一個大大的牌,牌商同樣寫著安全駕駛。結果B社區有55%的居民答應了請求。
B社區居民答應的機率比A社區高3倍
你知道為什麼B社區居民的答應機濾會比A社區的高3倍嗎?不是因為B社區居民特別友善,是因為登門檻效應!研究人員先向居民提出一個小請求,就是簽署意願書。然後因為人們的心理習慣,當研究人員向他們提出一個更大的請求,請他們在花園立一個大牌,更多的居民答應了請求。
雖說登門檻效應是一個不敗的推銷手法,而且還有Freedman的實驗加持證明。可是銷推廣並非易事,但你可以透過每日的知識累積,提升推廣能力!UKH會定期為你篩選過濾知識,致力成為你的最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