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論是Facebook、Instagram還是微博,都鋪天蓋地充滿著港星北上搵錢,仿效網紅直播帶貨的新聞,當中以「陳小春帶貨倒蝕62萬」、「67歲李國麟直播帶貨8小時竟無人下單」的新聞討論度最高。
【為什麼港星北上帶貨頻頻失敗?】
港星帶貨失敗是源於他們的帶貨能力不如網紅甚至素人的帶貨能力?
還是,港星帶貨的原因是源於商家安排港星直播銷售的貨品問題?
商家讓港星所帶的貨不適合抖音市場?直播期間所售的貨品價格太高?
【港星帶貨失敗,是抖音惹得禍?】
有人說港星帶貨失敗,全因中國大陸自2019年開始已有不少網紅播主在抖音上經營各式各樣的直播帶貨頻道,導致如今抖音帶貨市場變得非常飽和,供遠超於求。
源於抖音的帶貨競爭太大,有太多建號已久的直播頻道分薄了港星的直播流量與觀看直播用戶的購買力。
事實是,雖然服裝、美妝、美食的帶貨直播已氾濫,然而卻仍然有不少廠家商家盲目追趕帶貨的潮流,在明知服裝、美妝、美食的直播帶貨市場已經非常飽和,但仍然奢想自己能夠在已經飽和的市場,與建好已久的S級帶貨頻道與播主分一杯羹。
而錯誤選擇直播帶貨的市場,妄想躋身已經飽和的市場仍然能夠分一杯羹的現象,正是導致78%直播頻道於一年內迎來失敗而需結束營運直播帶貨頻道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帶貨之道應為另闢飽和市場以外的新帶貨商品,新手播主新興頻道避免與S級帶貨播主存在直接密切的競爭!」
【港星帶貨倒蝕,全因貨品太爛?】
「其實......並非100%架上商品可於直播帶貨期間為頻道或播主帶來利潤」
【帶貨商品可分4類】
1. 引流款 - 多數難以帶來利潤
引流款商品,顧名思義存在的目的就是為頻道引流,為新建立的帶貨頻道或新進帶貨播主引入更多新粉絲。
引流款商品成本低但通常受歡迎程度頗高,商家多數會將引流款商品的售價設置得非常低,低至僅僅覆蓋成本,甚至不適將商品的售價於直播期間特別調低至虧本價,希望藉此加強頻道或播主口碑,讓新興頻道或播主能於短時間內增加一大堆粉絲。
2. 福利款 - 不是以賺錢為帶貨目標
福利款的設置目的與上述所提及的福利款設置目的相類似,皆不是以賺錢為主要的帶貨目的,而是以增加成交量及粉絲人數為目的。
福利款貨品常見於頻道活動舉行期間,而且福利款貨品與引流款同樣為成本低但極受歡迎的商品。商家會盡量降低福利款商品的售價,藉以吸引更多人購買,提高成交量及粉絲人數。
3. 利潤款
利潤款商品與上述兩款帶貨商品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利潤款商品多為由直播帶貨幕後團隊根據商品過往銷售數據,找出過去7-30天成交量都存在上升趨勢的商品,並且比對市場當下的潮流需求,根據數據客觀選出有潛力成為爆受歡迎的商品,並將定價訂於成本+10%。選取對的利潤款商品,將有可能帶來暴風式的成交量及客觀利潤。
4. 戰略款
戰略款商品通常購入成本都較高,但售出後所得的利潤亦相對較高,賣出一件戰略款商品的利潤足抵5件利潤款所帶來的理論。雖然戰略款所帶來的利潤非常高,然而相對願意於直播帶貨如此短促的期間下單購買戰略款的用戶亦非常少,所以播主亦不太會花太多唇舌去介紹戰略款商品。
「利潤款戰略款要嚴選及嚴定售價,才能有效透過帶貨帶動成交」
總括而言,明星帶貨固然可以帶來直播流量,但貨品種類、直播流程鋪排,才是直播帶貨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