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治療師為你拆解 幼兒「口窒窒」的秘密

口吃又俗稱 “漏口”,常見口吃問題的特徵包括說話時經常將字詞重覆(如「我我我想去去…」),說話時突然停頓、久久未能說出字音 (稱為 “語塞”),音節延長(如「我……想去…」),經常出現一些如「er」、「咁呢」等字眼,嚴重者或會出現一些如眨眼、郁咀角、摸鼻子等的小動作等。

撰文:言語治療師 - Miss Carley | 編輯:Victoria

kid-g5a2a8912a_1920.webp 其實正常小朋友在語言發展階段有少許口吃情況也可以是正常的,有時候小朋友的腦轉得太快,有太多東西想說出來,但又來不及組織說話,所謂“腦快過個嘴”,便會有口吃的情況出現。

另外,部份小朋友平日並不會出現口吃情況,但一到緊張時才偶爾會 “口窒窒”,這也屬正常情況(normal dysfluency),家長毋須過份擔心。 家族遺傳、環境因素、大腦發展因素等等,亦可以是口吃的成因。 child-g6b6f6a492_1920.webp 口吃除了會影響說話的清晰度外,更會影響小朋友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因此,家長若察覺到小朋友出現口吃問題,宜儘早找言語治療師作評估及跟進,以儘改善情況。

另外,要有效改善情況,家長的配合十分重要呢!

以下是一些針對口吃問題的建議︰

  1. 家長可放慢自己的說話速度,並加以停頓,讓小朋友學習慢慢說話的模式
  2. 儘量避免打斷小朋友的話柄,耐心聆聽小朋友的說話
  3. 把著眼點放在小朋友說話的內容,而非其說話的方式,並對其多表示支持及讚賞
  4. 家長說話時儘量用適合小朋友的語言能力、較簡單的語句
  5. 避免讓小朋友回答不合其語言能力、太複雜的問題,減少小朋友說話的壓力,提供一個輕鬆的語言環境讓小朋友表達所想
  6. 避免過份批評或責備小朋友口吃的問題 child-g4389dd63f_1920.webp

編按:原文標題為「【言語治療師Carley】我我我我…時時時時時….口口口吃……….」 想了解更多有關幼兒成長及言語治療知識,立即追蹤UKHFB專頁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

主頁
課程列表
優惠專區
登入
Podcast
導師文章
成為導師
設定
主頁
課程列表
優惠專區
登入
Podcast
導師文章
成為導師
設定
主頁
課程列表
優惠專區
登入
Podcast
導師文章
成為導師
設定
主頁
課程列表
優惠專區
登入
Podcast
導師文章
成為導師
設定